颈椎病的概念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血管、神经、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候群,一般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五个类型。

颈椎病的病因
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①椎间盘变性;②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③椎体边缘骨刺形成;④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⑤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2.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3.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
(1)不良的睡眠体位 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不当的工作姿势 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4.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以及临床表现特点:
(1)神经根型颈椎病:
最常见。颈肩疼痛及僵硬,向上肢放射,上肢麻木、感觉过敏、无力,或有放电样窜痛,当咳嗽、喷嚏、颈部活动时加重。头偏向患侧,上肢相应神经根性感觉减退、过敏或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检查者一手扶患侧肩部,另一手握患侧腕部,两手向相反方向牵拉,如患肢出现放射痛或麻木感为阳性——牵拉刺激神经根所致。
压头试验阳性:病人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按压病人头顶,出现颈部疼痛和患侧上肢放射痛——由神经根受压所致。
(2)脊髓型颈椎病:
四肢无力,握力弱,精细活动失调,步态不稳,有踩棉花样感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情加重后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四肢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
(3)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颈性眩晕——颈部活动尤其是仰头时引起眩晕,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甚至猝倒。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最复杂颈椎不稳定、刺激颈交感神经所致,表现复杂多样: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上睑下垂、面部麻木无汗、心律失常等。
预防保健
(1)颈椎病分为缓解期和发作期,病程长且反复,发病成年人多见,随着社会工作紧张与压力,该病目前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某些患者发病时严重影响生活、心情,建议患者在治疗同时增加心理支持治疗,外加对患者自身进行健康教育,鼓励锻炼,预防发作。社区相关服务机构应当多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减少发病率。
(2)保健要点:每日坚持做缓慢屈、伸、侧屈、旋转颈部运动;对嗜烟者应反复劝说戒除烟瘾;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端正姿势,工作时常变换体位,做颈部运动;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着凉、受寒;发作时期建议卧床休息2周,减少或避免坐、站,选择自身合适的枕头。